
甜粽黨認為,不蘸糖的沒有靈魂;咸粽黨則認為,粽子里沒有肉是異類。雙方可謂是,一息尚存,戰(zhàn)斗不止。
甜粽or咸粽?這個世紀難題至今未解。
恰逢今年正值碳中和破局行動之年,不妨跟著小編換個思路,我們以低碳為導向,誰的碳排量更低,誰就C位出道。用這種環(huán)保又新穎的方式來終結戰(zhàn)局,解決這個世紀難題,豈不美哉。
于是,小編從端午禮盒里面挑選了咸甜粽子的代表:金絲蜜棗粽與綠豆肉粽。以一個粽子100克為單位來計算各自的碳足跡,比比誰更低碳!

為了得到各配料的比例,小編聯(lián)系了粽子禮盒的供貨商得到了確切的數(shù)據,但由于配方涉及商業(yè)專利,所以計算過程中我們對實際情況做出了略微修飾,只計算粽子原材料到生產制造階段的碳足跡。(由于肉粽與素粽烹飪方式、運輸方式的能耗是差異很小,可忽略不計,因此比較原料即可)
為了快速得出計算結果,小編使用了碳云——產品碳足跡。
第一步
選擇【產品碳足跡】板塊,填寫產品的基本信息,并選擇你要研究的范圍

第二步
在【產品生命周期數(shù)據填寫】頁面,添加各類原材料的活動數(shù)據,包括原料名稱、消耗量和單位。

第三步
點擊系統(tǒng)自動匹配的排放因子,排放因子、發(fā)布機構、排放量...產品的碳排放的各類信息一覽無余。

第四步
選擇【LCA查看結果】,查看產品的碳排放結果


通過碳云計算得出,100克鮮肉粽的原料會帶來碳排放0.24kg ,而100克蜜棗粽的碳排放是0.2kg。果然,同等重量下,甜粽的碳排量更低!
既如此,甜粽便可宣告勝利了?
恐怕“勝利者”的冠冕并不是那么唾手可得的。
從營養(yǎng)成分來看,100克鮮肉粽含6.2克蛋白質與4.2克脂肪,而100克蜜棗粽含4.1克蛋白質與0克脂肪。也就是說,吃一顆鮮肉粽相當于要吃一顆半蜜棗粽才能攝取同樣的蛋白質。這樣算下來貌似鮮肉粽更勝一籌,畢竟營養(yǎng)攝取不容忽視嘛。
咸粽vs甜粽?成年人表示:不做選擇,兩個都要!
特此聲明:
1.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。
2.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,如發(fā)生涉及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。
3.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。